首页 / / 市场新闻
氯化铵价格为何跌跌不休?
阅读次数:884  更新时间:2023-05-10

      本以为600元/吨是湿铵(含氮量23.5%的氯化铵)的价格底部,没想到近期价格跌到了550元/吨左右,算是化肥产业链里第一个腰斩的品种,为何氯化铵价格下跌“无底线”?

一、供应量维持高位

       得益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纯碱需求暴增,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是去年以来的盈利“明星”产品。在高利润的刺激下,联碱的开工率处于历史最高位,带来副产氯化铵供应的增加。

二、出口减少

       今年1——3月份出口氯化铵11万吨,而在实行法检前,中国的月均氯化铵出口量在10万吨左右。

三、高氮、高含量复合肥肥减少了氯化铵的使用

       氯化铵适合生产低含量、低氮复合肥,但复合肥的整体趋势是往高氮和高含量方向发展,使得在复合肥的生产中,尿素替代了部分氯化铵。

四、氯化铵库存很高

       氯化铵的社会库存和工厂库存可能高达近百万吨,处于历史高位。

       以上是造成氯化铵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仅从以上几个方面看,似乎氯化铵价格的下跌仍将持续下去,但也有积极的因素:

一、尿素和氯化铵角色的互换

       过去氯化铵主要做复合肥原材料使用,尿素更多地是被农民直接使用,现在两者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尿素更多地被当做复合肥原料使用,氯化铵被更多地做成复合氮肥(或挤压颗粒),给农民直接使用,也就是说尿素抢占了氯化铵的复合肥原料市场,氯化铵抢占了尿素的农民直接使用市场。

       随着氯化铵和尿素价格差距的拉大,复合氮肥的价格优势会更加明显,可能会大量替代农民直接用的尿素。

二、出口可能会转好

       随着法检的放松,氯化铵的出口量会增加,有利于减轻供应过剩的压力。

     

       虽然有以上利好,但可能并不足以支撑氯化铵的价格,对于联碱企业来说,必须要考虑摆脱对复合肥行业的依赖,为氯化铵找到长期的出路。

       下面是美国种植进度情况:

       美国农业部(USDA)周二凌晨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5月7日当周,美国玉米播种率为49%,去年同期为21%,此前一周为26%,五年均值为42%;美国棉花播种率为22%,去年同期为23%,此前一周为15%,五年均值为23%美国大豆播种率为35%,去年同期为11%,五年均值为21%,此前一周为19%

 

       笔者已经养成了到4月份必关注美国农业种植进度报告的习惯,源于一段往事:2012年,笔者就职于某央企,那年4月份国际尿素价格大涨,一企业开始大量集港(当时有出口窗口期,必须等窗口期结束才能出口),笔者所在的企业也想集港,赌后期的国际市场。领导咨询笔者的意见,笔者迅速在网站上搜索,发现美国种植进度大幅提前,因此判断国际尿素价格大涨的原因是美国的需求提前,不具有可持续性,到了中国出口窗口期打开的时候,国际尿素价格必然大跌,因此建议不能集港。果真,到6月份,国际、国内尿素价格同时大跌,集港亏损严重。笔者或许开创了国内关注美国种植进度报告而来分析国际化肥市场的先河。

       从今天的这份美国农业种植进度报告看,美国的玉米和大豆种植进度大幅提前,到了5月中旬,种植进度就会接近尾声,美国拉动的国际尿素价格反弹后劲不足。

上一篇: 【卓创资讯报道】纯碱:市场跌幅扩大 短期仍有一定下行空间
下一篇: 中国纯碱市场情况简述(2023.05.13~2023.05.18)